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1月07日 星期五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 > 樂活閱讀> 法寶寺三好微電影線上讀書會 體悟放下的智慧

樂活閱讀

字級

法寶寺三好微電影線上讀書會 體悟放下的智慧

【人間社 熊惠蘭 新竹報導】 2021-06-23
疫情期間佛光山法寶寺每週安排一次「三好微電影線上讀書會」,6月21日推出眾所期待的第二場,精選2020年三好微電影冠軍影片《我是父親的腳踏車》,3分多鐘的動畫影片,由人間佛教讀書會東南亞區執行長彭桂芳導讀與帶領。

透過動畫中的主軸:腳踏車,串起全劇,從兩代間的美好互動探討生命的成長與逝去,何時抓住?何時鬆手?人生的旅途上,為人子女、父母何時該抓住?何時該放手?透過讀書會的互動,幫助我們找到信仰的力量,了悟緣生則聚、緣滅則散,有了緣起性空的佛法,放下內心的執著,生活更自在,約有100位學員熱情參與互動熱烈。

影片播放後,彭桂芳帶領線上的學員一起回顧影片內容,三分多鐘的動畫,沒有一句台詞,在學員熱烈響應下,一起還原影片的內容,有人反映,透過彭老師的帶領與大家的討論,讀到更多原先沒發現的細節與背後作者想要表達的深意。

「大家在生活當中,有沒有什麼人事物讓你感到該抓住與放手的糾結時刻?」陳鳳美督導分享數年前媽媽病危時,需要做侵入性的急救,到底該抓住還是該放手? 在自己的內心和姊妹之間也曾造成很大糾結。江鋆景會長分享以前爸爸住安寧病房,看到疼痛的父親,每天都要依靠注射嗎啡緩解疼痛,他感到為人子女的煎熬,徘迴在對親情的不捨與放手之間,於是他開始向觀世音菩薩虔誠地祈求,終於讓病痛中的父親早日脫離痛苦。

桃竹苗區陳彩萍協會長分享自己最不捨的是女兒出嫁的當時,不捨女兒要嫁人,甚至開始討厭這個女婿搶走了自己的心肝寶貝,直到日後看到女兒有個幸福的歸宿,他才感悟到適時的放手才是對的。

「從本片主題:我是父親的腳踏車,可以看到些什麼意涵?」黎維桂督導分享小時候和父親也有騎腳踏車的故事,他覺得這個主題點出兩代間的傳承意涵,父親將營生的腳踏車傳承給兒子,兒子長大後是父親的倚靠,父親高興後繼有人。

「從故事中你還看到什麼?」陳靜茹分享畫面中的熊熊火焰象徵家人的祝福,民間的習俗中長輩往生後,家人一起圍著大鐵桶,燒給父親紙錢、衣物等,燃起熊熊的烈火,也代表家人對往生者深深的祝福。

汪永中督導則分享,影片中的風景畫是作者家鄉的風景,也是作者成長的背景,騎腳踏車是生命中美好的回憶,一份對父親的緬懷,更是對父親深深的懷念。

法寶寺住持妙詠法師也參與共讀,他分享說自己辭親割愛,讓自己體悟到捨與得之間的奧妙,出家後處處為家,自己的父母不僅沒有失去孩子反而得到更多其他法師的關愛,變得比以前更幸福。

讀書會尾聲以心培和尚的〈放下見法〉在清新的歌聲中,畫下完美的句點,彭老師以布袋和尚的名言「行也布袋、坐也布袋、放下布袋、何等自在」祝福大家找到放下的自在。












12345678910第1 / 87頁
追蹤我們